期刊检索

2022.11

NO.35

目次

卷首语

6

建筑学科的机遇与挑战

孟琪

建筑设计理论研究

8

多功能小型文化服务综合体设计方法探析

王婉琳;许懋彦

15

中国医疗建筑研究热点与变迁——基于CiteSpace文献量化分析

周天夫;武悦;张姗姗

18

基于案例分析的小学教学楼结构性空间构成研究

曹森;张建涛

23

后冬奥背景下冰上运动馆可持续运维优化策略研究

谷梦;陆诗亮;钱豪杰;闫文昌

27

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分析的城市地标公众认知画像与人本化设计应用研究

肖竞;杨亚林;钱笑;马春叶;曹珂

31

IPA法下商业综合体公共休息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哈尔滨、沈阳两地为例

费腾;王堃

36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绿色公共建筑设计实践研究——以深圳市前海自贸区绿色中国馆设计为例

于英;薛楷文;姜坤汝;卢悦

39

基于散居向聚居的牧民住居评价研究——以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生态移民定居住居为例

赵百秋;阿拉腾敖德

城市更新

43

基于女性安全感的中心城区地下公共空间环境评价——以重庆市为例

阎波;孟芙晓;贾鑫铭

47

基于“柔性界面”的城中村更新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孔子萌;李岳岩

51

大学校园空间与城市应急需求匹配研究

辛方正;马源鸿;付本臣

57

生产生活视角下城郊型传统村落聚居形态研究

李世芬;邢淑敏

61

混合现实环境下苏南地区历史街区公共空间评价研究

马爽;钱才云 ;周扬

67

街道的溢出与织补——以厦门中山路麦仔埕巷更新改造为例

刘阳; 杨华刚;张可寒;王绍森

72

基于街景图像的老城区生活街道步行空间特征对失序感知影响研究——以哈尔滨市安字片区为例

叶洋;贾超智

76

基于斗牛仪式的侗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重构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朝利村为例

李伟;李立敏

81

轨交邻接生活服务街道的步行活动分布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郭馨;曲菲;徐启博;张俞栋

88

天津老城区空间“阈限性”研究

郝鑫航;张立恒;宋鑫

92

新地域·旧传统——苏州古城悬桥巷五宅更新保护项目的探索

裴立东;徐永利;李旻昊;张昊雁

96

以微系情: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探究

刘荣伶

建筑物理与环境模拟

100

基于MassMotion软件的幼儿园楼梯疏散效率研究

贾晓浒;张波;周家绪;何俊达

104

城市空间形态的热环境效应及其研究进展

蔡智;唐燕

109

碳中和导向的气候适应性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舒欣

113

基于遗传算法的中小学教室采光优化方法探讨——以呼和浩特地区光气候为例

覃万祥;贺龙;秦超朋

117

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国内外建成环境健康效应对比研究

王淼;王南

121

岜沙苗寨铜鼓坪声场仿真模拟研究

马建军;毛琳箐;张鑫

建筑历史研究

125

建筑工业初始化——英国早期波纹铁建筑的设计研究

陈静;陈慧祯 

129

中朝使行文化线路明末山东段遗产价值解读

宫力权;董健菲;孟琪

133

历史同源范例下类蒙古包空间形态类比转译设计研究

白丽燕;卢亚娟

137

格拉夫顿建筑事务所创作开端及其渊源研究

朱莹;刘宁;李心怡

141

基于凸空间法的长春市近现代工业遗产空间形态研究

王梦雪;韩锐